中古世紀(葛利果聖歌、奧干農、狄思康特、華彩奧干農)

西元二、三世紀,基督教教會陸續在地中海沿岸各國建立,並以當地語言文字做成詩歌頌讚上帝。後來羅馬天主教的教宗致力於聖歌的整理與編輯。

 教宗葛利果一世(Pope Gregory I, 540-620, 義,任職於西元590年-604年)

創辦第一所教會音樂學校,整理並統一宗教禮儀歌曲,稱之為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又稱為平歌素歌(Plain song),是當時天主教最具代表性的歌曲。

 特色為:

  • 單音音樂(Menophony)
  • 教會調式音樂
  • 沒有樂器伴奏
  • 節奏自由
  • 沒有小節線
  • 曲調變化不多
  • 歌詞用拉丁文
  • 紐碼譜
  • 曲風嚴肅莊嚴

 紐碼譜(Numa)

胡克白神父(Hucbald of St., c.840-930)使用A到G來代表音接上的七個音,這稱為字譜法

後來龔理修院的院長奧多(Odo of Cluny, 879-943),依希臘原來的理論,把A還原為La音的代表文字,此法奠定並沿用至今。

 但是,字譜法對音程的指示很精確,卻無法看出旋律高低,因此便產生各種符號,以表示旋律進行的概況,即為紐碼譜

 

 手示音階圖

桂多‧達賴左神父(Guido d'Arezzo)整理四線譜表,創立六弦音階又稱階名唱法,根據聖約翰讚美詩各詩節的第一音節,決定音階上的六個音名為Ut-Re-Mi-Fa-Sol-La

並使用桂多之手(Guidonian hand)來教導合唱團團員們學習這種唱法

 複音音樂

九世紀,多聲部的聖歌出現,形成複音音樂的興起。當時主要的兩個中心是法國南部聖瑪夏爾修道院(The Abbey of St. Martial)以及法國北部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奧干農

九世紀的複音作品,早期文獻稱為奧干農(Organum)或者平行複音

將單音素歌(葛利果聖歌的曲調)安排在上方聲部,在曲調下方加入四度音程或五度音程的曲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_jXG7TqVs

 狄思康特

十一世紀,將素歌改放在下方聲部,在上方聲部配置一個和素歌平行、斜行或反行的曲調,稱為狄思康特(Discontus)反行複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496BYzN0xk

 華彩奧干農

十二世紀初,法國南部聖瑪夏爾修道院引領風潮將下方聲部的素歌曲調中音符拉長使用,並在上方聲部中以短音符做花腔的裝飾,稱之為華彩奧干農(Florid Organ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bYiXAwOWk

 十二世紀後半,複音音樂發展中心轉到巴黎聖母院,開始有三聲部的創作,節奏上也有長短變化

 十三世紀,奧干農泛指帶有素歌曲調的複音作品直到十三世紀後期盛行經文歌(Motet)取代了奧干農,英國則出現了模仿主題旋律的卡農(Canon)

 經文歌motet

由克勞蘇拉(clausula)發展而成。克勞蘇拉實際上就是華麗奧干農中以狄思康特 (Discantus) 風格寫成的聖詠複調段落。 

後來,克勞蘇拉從奧干農分離獨立出來,並且為上方聲部添加新的拉丁文歌詞或法文歌詞,加上歌詞的克勞蘇拉就成為經文歌。

 十三世紀初的經文歌是三聲部,皆為拉丁文歌詞,後來逐漸發展,上二聲部可使用各地方言歌詞,但此種型式較少見,Tenor取材自素歌,但已非人聲演唱,而是由樂器演奏,僅在下面附註曲調出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D7FiHaTqE

 卡農(Canon)

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和賦格一樣是複音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對位法的模仿技法

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輪唱也是一種卡農。在卡農中,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之後模仿的是答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90BIg0mlcY

 十五世紀,在英國形成的假低音(Falso bordone)使用了三度和六度,而不使用四度、五度和八度音程,是一項創新之舉

 音程的協和度

完全協和音程: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不完全協和音程: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

 不協和音程: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各種增減音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宥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